Scroll Top

展覽類型大揭密 – 選擇展覽的4項要點

展覽類型大揭密 – 選擇展覽的4項要點

展覽類型大揭密 – 選擇展覽的4項要點

展覽,在過去幾十年來,一直是國際間往來貿易的要重平台,來源眾說紛紜。有人說,展覽源自於西元前,歐洲商旅車隊在旅途中,以趕集形式展示商品並進行交易,自然而然形成展覽市集。也有一說,展覽起源於中古五世紀的德國,在宗教集會後,固定於教堂附近陳列物品進行交易而成,類似我們熟悉的「廟會」。

對於選擇參加展覽會的公司或個人來說,選擇一檔適合自己的展會,無疑對自己品牌曝光、尋求商業合作機會來說絕對是必要的,那麼在這之前,我們必須先瞭解關於展覽的主體結構。基本上,展覽的主體結構分為四大項目:主辦方、參展商、參觀者和周邊服務業。以下向大家簡單說明。

一、主辦方

顧名思義,主辦方就是主辦展覽會的公司、單位或機構。主辦方在籌辦展覽會時,必須考量包含地點、時間和產品這三項要素。

1. 地點

展覽地點對展覽成效影響甚大。主辦方在挑選展覽地點時,主要有以下四種選擇考量:
(1)市場型地點,該地點對特定產品有一定的採購需求,如美國許多商展都是屬於此類型。
(2)供應型地點,主要聚集特定產品的供應商,讓對此特定產品有興趣的的買家可前來採購,如台北電腦展(COMPUTEX)。
(3)平衡型地點:因為特殊的文化和歷史背景,導致該地點達成供需平衡,例如德國杜賽道夫的醫療展。
(4)其他:例如香港和杜拜等地,雖不具備市場採購能力與或供貨能力,但因為鄰近區域的需求或提供周邊服務,也成為該區域極佳的展會地點選項。

2. 時間

早期展覽期間大多以五天為原則,後來則轉變以三到四天為主流,少數展會甚至只舉辦兩天,較為特殊。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展會在展覽期間,會以收費與否作為分界,前期以B2B商貿採購為主,後期則以B2C零售消費為主,相當於一魚兩吃,所以也頗受參展商青睞。

3. 產品

展覽產品的選擇,往往決定展覽走向。有些展會選擇以產業鏈為主軸,不細分產品項目。也有展會因為產業特性,展出產品類別雖略嫌單調,卻極其專業。市場上也多以此做為區別,而有綜合展及專業展之分

二、參展商

作為展覽會的主角之一,通常為民間企業。但有時因為政府拓展外銷等政策因素,也有以政府機關和公協會等單位作為主體參展的情形。就參展商而言,參展主要目的大致為二,一是以B2B貿易為主,二是以B2C零售交易為主。參展商會視自身需求,選擇適合的展覽會參加,發揮展覽會最大效益。

三、參觀者

參展商願意參展,往往並不是因為展覽會本身,而是為了會來看展的參觀者。也因為這樣,參觀者雖同為展覽會的主角之一,其重要性卻是不言可喻。

參觀者概略分為四類:
學習者:並無採購意願或能力,單純前來向同業學習仿效,吸收產業新知。
求解者:前來展會尋求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。
應酬者:無關採購交易,單純前來和供應商維繫關係。
買主:即真正有意願前來採購下單的買家。

四、周邊服務業

由於現代展覽類型的多樣化和競爭化,除了展覽會本身效益,其周遭更衍生出相關的服務產業,這也有助於參展商更聚焦於展會之上。以下便是主要衍生的服務產業。